在國家各項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2018年度,稅務師行業和百強所發展又取得了長足進步。2018年度,全行業總計報告經營收入203.4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9.73%,為近6年增長率最高。全行業共有稅務師事務所約6100家,同比增長10.47%;從業人員約10.2萬人,同比增加2.97%;在稅務師事務所執業的稅務師4.43萬人,同比增加4.19%;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7.39%,收入結構呈現出業務多元發展的趨勢。經營收入排名前五位的地區是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行業各項指標的快速增長,反映出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稅收改革的深入,納稅人對涉稅專業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增加,稅務師行業的專業價值越來越提升。
2018年度,百強所的經營收入合計107.59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2.37%,比行業收入增長率高12.64個百分點,占全行業經營總收入的比重為52.88%,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占行業整體的46.84%和76.37%。擁有稅務師和從業人員總數分別占行業整體的20.94%和24.99%。百強所收入利潤率是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的1.44倍,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且逐年上升的態勢。
百強所中有36個是集團所,集團化發展成為事務所做大做強、提升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有利武器,排名居前的均為集團所。在百強所名單中,今年首次出現了集團經營收入超過10億元的稅務師事務所,另有集團經營收入超過5億元的稅務師事務所4家。經營收在億元以上的稅務師事務所有31家。
從地區分布來看,收入百強所分布在16個地區,仍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上海、江蘇和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北京37家,浙江18家,上海10家,江蘇7家,廣東6家,寧波5和四川各5家,青島、山東、陜西各2家,安徽、廈門、湖南、天津、深圳、重慶各1家。
百強所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實力明顯增強。百強所整體收入每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均高于行業整體收入的增長率,2018年度的收入增長率更是超過了30%,為百強排名九年來最高的一次。百強所所均收入持續增加,2018年度進入百強的門檻比上年大幅提高,入圍百強所名單的最低經營收入已超過2100萬元,比去年增長了約四分之一。2018年,有10家稅務師事務所新登百強榜。百強所的成績主要得益于他們堅持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提升專業服務質量,打造稅務師事務所知名品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稅務師事務所品牌為市場所認可。這些百強所品牌所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專業的服務能力、嚴格的質量控制,更是其良好的信用和先進的理念。近年來,百強所更是不斷加快集團化和國際化經營步伐,通過建立分支機構、打造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能力,百強所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二是創新不斷精進。隨著"放管服"、稅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稅務總局《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的實施,稅務師行業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百強所勇于迎接挑戰、善于抓住機遇,根據新的市場需求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專業稅務顧問、稅收策劃和納稅情況審查等高端業務比例明顯加大,走在全行業的前列。不少百強所通過業務發展經驗不斷積累,發掘出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業務、行業領域,拓展出新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打造其在行業中特有的影響力。一些百強所依托互聯網,強化科技創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務平臺和產品,專業服務效率及能力迅速提升。三是機制日益完善。百強所的發展,得益于他們優秀的管理體系和治理機制。首先,百強所完善的用人機制和先進的企業文化成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2018年度,百強所的稅務師同比增長16.1%,占行業全部稅務師的比重約五分之一;從業人員同比增長12.66%,占行業的比重約四分之一,充分說明百強所對人才的集中吸引力。同時,百強所人員的增長率也一直高于行業整體水平,人才隊伍更具穩定性。其次,事務所集團化發展、強強聯合,也是百強所實力迅速增強的重要原因。這些集團所憑借精心設計的內部治理機制,以增進內部合作為重點,實現風險管理嚴格、質量控制有效的目標,進而促進事務所不斷發展壯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稅務師事務所行政登記有關問題的公告》的發布,將可以擔任稅務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或者股東范圍擴大到從事涉稅專業服務的科技、咨詢公司,更加推進了稅務師事務所組織形式創新,為稅務師事務所集團化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隨著社會和納稅人對涉稅專業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稅務師行業和百強所還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據了解,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將進一步建立與完善稅務師行業自律管理機制,引導百強所和會員為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各界提供優質高效的涉稅專業服務,為維護國家稅收利益和納稅人合法權益作出更大貢獻。